章佳珠  专家工作室

所属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所属专科: 儿童--血液专科

当前位置:专家工作室首页>咨询详情

咨询者:一如既往

咨询标题:孩子贫血

咨询内容:因孩子最近验血才知道有点贫血,不知道什么原因,想咨询一下,谢谢

回复医生:章佳珠

回复内容:贫血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贫血不但影响小儿正常发育,同时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各种急、慢性疾病,反过来又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使贫血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致疾病迁延不愈。贫血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产不足、溶血性和失血性。最主要是营养因素,是饮食中缺乏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造血原料所引起的,统称为营养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占75%左右,因而是最常见的贫血。据近两年对全国7岁以下儿童的调查,营养性贫血患病率很高。 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 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 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 3~5个月时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3倍,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很容易造成婴儿尤其是早产儿缺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则增加铁的排泄。 5、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出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以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看病可能因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量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每失血1ml即损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便会引致缺铁。同样,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是可导致出血、缺铁的常见原因求医。 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1、摄入量不足: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当婴儿肝内的维生素B12贮存量过低而摄入不足,特别是乳母由于长期素食或患有可致维生素B 吸收障碍的疾病,使其乳汗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极少时,即容易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长期偏食,仅进食植物性食物所致的维生素B12缺乏可见于年长儿和成人。 2、吸收和运输障碍: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进入胃内后,必须先与由胃底部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内因子)结合好转成B12-糖蛋白复合物,然后经由末端回肠粘膜吸收,进入血循环与转钴蛋白事,运送到肝内贮存。 3、需要量增加:新生儿、未成熟儿和婴儿因生长发育较快,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摄入量不足时即遭致病。左右严重感染时因维生素B12的消耗量增加,如摄入量不敷所需亦可导致发病。 缺乏叶酸所致的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1、摄入量不足:羊乳含叶酸量低,牛乳制品如奶粉、蒸发乳经加热等处理后,所含叶酸亦遭致破坏,故单纯用这类乳品喂养婴儿而未及时添加辅食就容易发生本症。由于胎儿可从母体得到叶酸并贮存于肝,故出生后4个月之内一般不会发病,此症的高峰年龄是4~7个月。 2、药物作用:正常结肠内细菌含有叶酸,可被吸收以供人体之需,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可使结肠内部分细菌被清除,因而影响叶酸的供应。长期使用抗叶酸制剂(如氨甲蝶呤)者,因其可抑制叶酸还原煤酶、阻抑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因而致病。此外,长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 扑扑痫酮 苯巴比妥)也可导致叶酸缺乏,可能是由于抗癫痫药物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或是药物置换了血清中运输叶酸的载体所致。 3、代谢障碍:慢性复发腹泻、脂肪下痢等均可影响叶酸吸收而致缺乏。先天性叶酸代谢障碍见于一种小肠吸收叶酸缺陷及叶酸转运功能障碍的先天性疾病,除呈现大细胞性贫血外,尚有惊厥 智力发育迟滞和脑钙化。

我要咨询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